都是思维模式与执行力
【 分割空间 】
王紫杰:用200万撬动2000万
典型重资产:
1. 投资大
2. 建设周期长
3. 回本速度慢
建厂的第一天就要找到客户
(一)切割(成多资产组合),空间
比如,香港千尺豪宅,不过 100 平方米
打造样板生产线,运转后让别人投剩余的生产线。
1)把大块资产切成多块小资产
2)只做样板生产,锁定大客户
3)其他由社会资金入驻,复制
大大降低对资金的依赖
【 战略顶层设计 】
王紫杰:如何用 10万元 撬动别人 2000万 都搞不定的事情?
第一、拥有核心技术;
第二、解决生产问题;
第三、元老参与;
第四、政府支持;
第五、拥有渠道。
这种只有好处没有风险的事情,肯定会吸引很多经销商参加。
以下全文转载自:
https://www.sohu.com/a/308731883_100120575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所谓的困难,你之所以觉得难,根本原因在于你的境界不够。
赚一亿对于王健林只是一个小目标,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是穷尽一辈子都遥不可及的大目标。
所以,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归根到底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
《战略顶层设计》峰会课程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既讲“道”,又讲“术”。一边讲商业理论体系,一边讲自己辅导实操的案例。
听这些案例,不由得拍案叫绝,情不自禁地喝彩和鼓掌,因为实在太有技术含量了。
3天的课程,王紫杰老师大概讲了30多个案例,每个都非常精彩。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认为最具技术含量的案例,与其说是一个案例,不如说是一套极具价值的商业思维模式。
个体户思维模式——自己出钱自己干
两年前,一位湖南的刘老板,在商业上遇到了大麻烦,火急火燎地从湖南跑到广州找王紫杰老师取经求救。
他一见到王紫杰老师就说请帮忙融资500万,因为他的项目还差500万买机器才能正式启动。
王紫杰老师让他不要着急,让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慢慢道来。
事情是这样的。
四年前,刘老板还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在广告行业打拼了20多年,积累了2000多万身家。
在一次朋友聚会,结识了国人非常敬仰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
吃饭的时候,袁老无意中提到,他一位科学家朋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有机肥料。
袁老本人特别看好这种有机肥料,认为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刘老板一听,袁老都看好的事情,感觉其中有很大的商机。
刘老板心想,我已经干了20多年的广告业,正想着转型找项目,想不到遇到这么好的商机,这应该是上天冥冥之中对他的眷顾。
就像你刚刚在打瞌睡,就有人给你送枕头一样!
这正中刘老板下怀,于是问了袁老很多关于这项有机肥料的细节,同时通过袁老找到这位科学家。
刘老板花了很多心思研究和拜访,终于找到这位科学家,问科学家这个项目大概要投资多少钱。
科学家说已经找人论证过,大概投资1000万就能建成一个有机化肥厂,生产出来就会有市场,就可以赚钱了。
刘老板一听,很兴奋,心想自己手上有2000万,投资1000万,还有1000万,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一旦做成了,回报难以估量。
于是和科学家签了协议,开始圈地、建厂房、买设备、招员工。
这样一弄,两年的时间就过去了,真正开始投钱的时候,发现1000万根本不够用。
1000万花完之后,追加了500万。追加的500万很快又花完了,于是又追加了500万。结果很快又花光了。
自己在广告业经过20多年打拼的赚来的2000多万全部投进去了,结果还差500万购买机器。
最悲惨的是,刘老板已经招聘了100多位大学生,天天在工厂里军训,等待上岗。
由于还差500万资金购买设备,这帮大学生一直没能派上用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老板又不可能放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于是到处找人借500万。
听人说王紫杰老师很有能耐,于是来广州拜访求救。
听刘老板讲完整过过程后,王紫杰老师对刘老板说他不缺500万。
刘老板说他真的缺500万。
王紫杰老师心想,刘老板你不是缺钱,而是典型的缺心眼。
王紫杰老师对刘老板说,如果两年前,刘老板在项目刚签下了的时候来找他,他根本不需要让刘老板花2000万来做这个事情。
他只需要花10万元不到就能做得比刘老板投入2000万的结果好上10倍。
刘老板一听,立马说不可能。10万元圈不了地,买不了车,买不了设备,也建不了厂房,怎么启动一个这个庞大的项目。
于是王紫杰老师和花了一个多小时刘老板说了如果是他来操盘这个项目,他具体会怎么做。
刘老板听完之后,呆若木鸡,欲哭无泪。
他终于醒悟这两年的时光以及自己辛苦打拼20多年的2000万白白浪费了。
原来还有一个10万元不到的简单方法,能做到比他投入2000万效果还要好上10倍。
刘老板运作有机肥料项目走的是重资产模式,加上他是外行,所以这种企业战略思路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风险。
走重资产模式,最终的投入往往比原先计划的投入要多1到3倍。
金融家思维模式——别人出钱别人干
王紫杰老师详细讲了他运作该项目的思路和做法,我们听了拍案叫绝。
王紫杰老师问了刘老板一个问题:
假如刘老板顺利拿到500万,有机肥料开始投入生产,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保证能顺利销售出去吗?
刘老板说他可以组建一个营销团队,将湖南省所有的肥料经销商一家一家跑一遍。
从刘老板这个回答就知道他是没有把握将有机化肥卖掉,都是想当然拍脑袋做的决策。这样做企业的风险太大。
王紫杰老师运作这个项目思路如下,且我听细细道来!
首先,在湖南注册成立一家公司,注册公司几乎不用花什么钱。
一、官方背书,袁老支持
公司注册好之后,找到袁老,向袁老确认这个项目是他推荐的。
因为这个项目确实是袁老推荐的,袁老也不会推脱。
既然是袁老推荐的项目,袁老也非常看好这种有机化肥,袁老也非常希望这种有机化肥推向市场,造福农业。
这时就请求袁老配合做一件事情,就是以袁老的名义发起开一场会议,让袁老在这场会议做主题演讲,推介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
袁老只需要配合做这一件事情,分给袁老10%的公司股份。其它的风险和投入与袁老无关。这个很好接受。
接下来,以袁老的名义发函,邀请政府派两位相关部门的官员出席本地会议。
以袁老的身份和影响力,邀请湖南省农业厅的领导出席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甚至邀请国务院农业部的官员都完全可能。
接下来,再以袁老、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名义发函,邀请整个湖南省成规模的1700多家化肥经销商出席本次会议,告诉他们有一种政府背书、袁老看好的新型化肥即将推出。
这些经销商都很关心化肥行业的最新动态,政府支持、袁老亲自出席的新型有机化肥的会议一定会有经销商出席,就算10%的经销商出席,也会有170家,这是很容易做到的。
二、解决生产问题
王紫杰老师问过刘老板,国内是否有化肥厂能代工生产这种新型的有机化肥,刘老板说国内至少有4家化肥厂具备生产这种有机化肥的能力。
王紫杰老师的思路是自己不建厂生产,而是找其中的一两家工厂做代工生产,将有机肥料的配方给到代工厂,签订保密协议,支付预付款,生产出来送货到位后支付余款。
这样做,代工厂没有任何的风险,还得了一份新型有机化肥的配方,肯定愿意干。
这样生产的问题就解决了!
万事俱备,只等开会。
推介大会,首先是政府官员发言,表示官方支持。
接下来是袁老做主题发言,袁老就是一个金字招牌,极具影响力,表示非常看好这种新型有机化肥,列举一大堆大家都看不明白的科学数据,说明这种新型的有机化肥很厉害,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到这一步,刘老板就可以粉墨登场了!
三、解决启动资金和销售渠道
刘老板对所有在场的经销说,大家都是做化肥产业,这个产业很大,如果每家单独做,很难做大,基本没有做到上市的可能。
这种新型有机化肥袁老非常看好,如果大家联合起来做,有机会做得很大,顺便透露一下,袁老也是其中股东。
这家公司要技术有技术、要生产有生产、要渠道有渠道,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家上市完全是有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让合作的每家经销商完全没有风险。
如何做?
只需要参与的经销商支付10万元化肥订货预付款,白送一部分公司的股份,货到之后支付尾款即可。
不要求经销商全部卖这种新型的有机化肥,每年只需要拿出10%的份额来销售即可,对经销商影响不大。万一经销商真的卖不掉,刘老板原价回收。
刘总这边收到经销商的预付款之后,马上安排代工厂开始生产。
这时有经销商问,能否多订一些货,拿更多一些股份。
不可以!因为要留下一部分股份奖励给年销售量排前10位的合作经销商。
这样一来,总会有几十到一百家经销商响应参加。
四、万事俱备,成功概率极高
第一、解决生产问题;
第二、拥有核心技术;
第三、拥有渠道;
第四、袁老参与;
第五、政府支持。
这种只有好处没有风险的事情,肯定会吸引很多经销商参加。
到了这一步,这家公司要生产有生产,要技术有技术,要渠道有渠道,成功率就会非常高。
这比刘老板亲自投入2000万建厂房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倍。
这种运营模式投入了多少钱呢?
不到10万元,只是花了一个会务成本。
退一万步来说,这次大会开完了,所有的经销商都不支持,没有一家入股。
哪证明这种模式可不可行?不可行!
这种新型化肥有没有市场?没市场!
那很简单,这个事情就拉倒不干了!
最多付出不到10万的成本,这对拥有的2000万的刘老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且不会像这样耗尽全副身家离成功还遥遥无期!
这种做法进可攻,退可守!
这叫立于不败,胜而后战!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智慧是多么的值钱,人生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不断自我提升!
这个案例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各位小伙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