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7

历史与政治笔记

宪法只能意会

宪法充满「创意」和「双赢」的玄机,或许只能意会,可千万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否则……

高峰论坛:99%和1%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谈的就是资源分配。政府的功能不外是把国有资源和税收作合理有效的分配,没有甚么神圣性可言。

关键的问题是:一,我们要打造怎样的国家?二,如何对国家財富作有效而合理的分配,以缩减少贫富差距。(用官话来说,叫「和谐社会,以民为本」)

乞丐还有尊严吗?

身为大马公民一分子,无论哪个族群,若果不能有安定的生活,都值得我们关心。但是一味要政府施舍,本身不肯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甚至拐杖已帮不了,须换个轮椅,当上乞丐也活该。

近期已有不少才学渊博的马来知识分子,开始质疑新经济政策到底帮到多少马来人?他们在海内外各个领域展现才华的同时,却因为自己的族群不能在科技先进丶资讯空前发达的今天,在世界平台上公平角逐而倍感蒙羞。

就像街边那些伸手将军,他们不自爱,不懂自食其力,总是等人施舍,除了怪自己,还能找到别的藉口吗?更何况,不靠拐杖的一群,却以坚强信心,力争上游,脱颖而出,甚至在外国找到更具挑战性的空间,乞丐失掉自己的尊严,还能怪谁呢!

世俗国或伊斯兰国?

《联邦宪法》第1章第3条款(1)「伊斯兰教是联邦的国家宗教;但其它宗教依然可在联邦境内任何地区以和平与和谐的方式实践。」,但第3条乃属「联邦宗教」条款,只阐明联邦的官方宗教地位,而非直接说明本国是「伊斯兰国」,顶多只是以伊斯兰为国教的国家。

本国穆斯林似乎对「世俗」一词反感,而非穆斯林则对「伊斯兰」一词敏感,可见多年来所实施的伊斯兰化政策,已将我国的世俗特色逐渐模糊化。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单元主义

从现实的角度看,随着民主化丶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广化与深化,国族国家这种国家意识形态(National Ideology)已日趋受到挑战。一方面是,少数群体不会再甘于屈服的地位,他方面是,新兴理论也日益挑战单元主义论。目前流行的观点是,政治与非政治认同是可以区别对待的,且实际上,每个人皆具有多重与多层次的认同,如职业丶阶级丶性别丶族群丶宗教丶语文丶地区丶政党丶兴趣等,而不宜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早在1951年初,当时的殖民政府,便出台了《巴恩报告书》,其要旨是,为了培养马来西亚人的马来亚意识,有必要逐步去掉英文与马来文以外的其他源流学校;可,在同年年中出台的《方吴报告书》中,则认为,多源流教育无损国民团结,只是,非马来人有必要在学习本族语文时,也得学习英巫语。也就是走三语学习的路线。最终,殖民政府在1952出台的教育法令,则走《巴恩报告书》的路线,终而在华社引起了广泛反应,及促成了教总丶董总与马华公会三方合作护卫华教的三大机构的产生。自那时起,这个课题便延烧到今。

追溯「人民宪法」的历史

英殖民当局面对人民要求独立的坚决斗争而进行的非殖民地化的安排。英殖民当局为着继续维护其利益,利用扩大人民的内部矛盾。宪法里有许多方面存在矛盾的条文,特别是涉及到民族之间的民主平等权利的条例。谁取得政权,谁就有诠释权。

裸露无罪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文化本质为一栋理性的大厦,由各个巨细靡遗的「原则」丶「立场」丶「定义」所支撑着。现在,人人的生活都被这些「定义」吞噬了,男的一定要这样才叫男的,女的要那样才叫女的,你的人生应该要这样应该要那样,不然的话就是不符合社会的期待,违反了「健康」的价值观,有罪。12年的基础教育,都是这样罢了,盲目地跟你「定义」什麽是对的什麽是错的。

所以你不必觉得奇怪,为什麽绝大多数的人会感到如此不安。大家都被培养了由同一个模子影印出来的对错标准。一整个时代的精神,一整栋理性大厦,都是这样「复制-贴上」而来的。

汉学研究的新方向

因为我们一定要从历史中认识自己和世界,找回已经失落的人文价值。因此容纳和正面看待古代汉学的研究是必要的。

华教先贤永垂不朽

回顾百年沧桑路,华教先贤创办了华校,自强不息,不断求进,从小学到中学丶高师一直到大专院校,培养出多少人才贡献独立建国。在多元社会中,我们树立了华教的优良传统,归结起来有:

(1)独立自主丶自立更生的董事会为防火墙。(2)坚持母语与中华文化,华教的特质得以永保青春。(3)民主主义精神是华教永恒生命力的泉源。没有民主主义,董事会形同虚设,母语丶中华文化就无法保住。长期以来,董教总与单元主义进行长期较量,其焦点是民主与独裁之争;近日关丹独中是非黑白大争议闹得沸沸扬扬,其焦点也在于办学者是否坚持民主平等立场,拒绝假独中。

【 历史 】 华教渊源流长,1819年华教以旧书塾的简陋形式在本土滋生发展。百年之后,20世纪初,辛亥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现代华校。先辈不忘教育,通过「书报社」丶「同盟会」的革命组织兴学办校。他们出钱出力,众志成城,创立了白话文丶民主课程的现代华校,工商华团和独立自主的董事会,特徵鲜明的马来(西)亚华校与中华文化,从此在马来亚扎根成长,马来西亚步入了多元民族文化并立的新社会。

华小国文怕是虚不受补

不论哪个过程,皆始于操练基本的马步。诸如简单的ABC,你能在一天之间,让孩子学会26个字母吗?所有的学前班,都不得不辅以口诀和歌谣,反覆重复,才能练就一番成绩。

ABC如此,余下领域,不论是生活的词句,内心的感受,文化的记载,抽像的概念,也不是一样?如果初学的那个单元,还似懂非懂,课程纲要怎麽可能要求孩子在极短的霎那时间,一步登天飞上星空?

世俗化的儒教?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实质上已成了「儒教」,即一种官方用以立法丶施政丶教化的意识形态。诚如基督教被罗马尊为国教那样,儒教的官方化,乃划时代的大事,影响深远,包括明确丶巩固了中华文明。

西罗马帝国解体后,基督教协助赓续了欧洲文明,其实汉朝覆没后,儒教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致使魏晋南北朝时,外来文化的大举涌进也分化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顶多仅冲淡了其原始本质。

质言之,汉以后的儒教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或公共伦理,实已有了「国教」的特质,带点集体信仰的意味,由此难以断定其为世俗的。不过,不能否认孔子的「不可知论」,乃至荀子的无神论传统,其实一直存在,以至儒教总是有其「圣—俗」之间的平衡,不会完全落于神学化,这实际上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特色,连带佛丶道也如此。